大仙,目前在三十六洞呼声最高,被奉位神仙之宗祖,隐隐为中原旁门第一祖师,几于三教并列。
“原来是到了桐柏山,左右无事,顺路去拜访一番,也是好事。”想到此,刘樵按下遁光,冲出云层,落在桐柏山中。
却是仙圣道场,直接落人家宫中,有违礼数。
刚落到山门,抬眼望去,尽是道衣羽士,或混元巾,或一字巾,或九阳巾,或持拂尘打坐,或山门前念经,亦有对坐奕棋,或炼武修身。
大大小小,有百十个道人,好似一下进了道士窝。
这些道人见天上飞来个“仙人”,连忙停下手头事物,纷纷围上来,见礼道:“见过上仙,小道等,稽首了…”
刘樵连忙还礼道:“不敢称仙,贫道金室山炼气士玉枢,这厢有礼!”
“不知玉枢仙长到此是为…”一个青巾小道士带头问道。
刘樵正待言语,那山门里面,一声轻喝传来:“外间何事扰攘?”
众小道士闻声,纷纷退开,走出一个紫衣仙人出来。
手执玉如意,约莫四十岁许,颌下五缕长须及胸。
头戴星冠,身披锦绣,头戴星冠光耀耀,身披锦绣黄霞飘,足踏云头履,腰系熟丝绦,面如满月多聪俊,形似瑶天仙客到。
刘樵见这人仙风道骨,法眼一观,竟毫无阳人气息,好似一团清炁,不由心惊。
连忙稽首拜道:“小道金室山炼气士刘樵,不知可是黄角大仙当面?”
道德真君曾言,创出神仙法之人,早年号太平道人,后称南化老祖,天庭加封黄天太极黄角大仙。
简称【黄极黄角大仙】或黄角大仙。
如果说镇元子日后是地仙之祖,那这位,可就是现在的神仙之宗。
至少刘樵修行以来,还没听过地仙之祖的名头,估计还不知在何处隐居苦苦钻研地仙之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