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这样的技术核心,哪怕株江厂人员、场地、设备全都到位了,也没办法开工,毕竟港岛的渡轮那是新船型,设计可以包给船舶设计院,但生产却要株江厂一艘完成,但在精确放样下料这块就难住了株江厂。
怎么办?
温大伟无奈,只能组织人手先把这块难啃的骨头啃了再说。
弄不到合适的放样老师傅或专家,干脆就不找了,直接用数学方法把一片片的需要的板材大小和尺寸算出来就行。
反正放样下料的板材无论曲面多么复杂,本质上就是一个几何上的函数问题,只要算法得当,完全可以替代老师傅,将放样简单化甚至是傻瓜化。
正因为如此,从开始筹备株江厂转型开始,温大伟便着手这方面的研究,牵头的不是别人正是温大伟的老婆,株江厂的技术科科长张明莉。
这倒不是温大伟给自己老婆特殊关照,而是张明莉从小数学就很好,到了大学更是在这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诣。
想想一个青春靓丽的女孩子拿着算盘去解复杂的微分方程的画面,看着就有种莫名的违和感。
但这一幕温大伟却早就见怪不怪了,因为当年省城临乡当知青的时候,他的数学就是张明莉这么一点一点教出来的。
尽管到了现在,温大伟那点儿可怜的数学功底早就还给了曾经奋斗过的省城临乡,但那段难以磨灭的记忆却让温大伟这辈子都无法忘怀,所以将这个兼具的任务交给张明莉,温大伟那是一百个放心。
可找到了放心的人不一定就一帆风顺,张明莉数学造诣是很不错,那是跟温大伟这样的学渣比,相较于纯专业的还是差了一大截。
这也就罢了,最最关键的还是经验上的欠缺,没办法,这种复杂的船舶放样计算涉及到实践样本越多,统计的数据才会更真实,计算出来的板材尺寸也就更精确。
偏偏在这方面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