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人世间 > 第二章

第二章(2 / 10)

一九六八年,也就是“文革”的第三年,两年里将城市闹腾得天翻 地覆的红卫兵们,随着“上山下乡”的号召,几乎全都变成了 “知识青 年”。有点儿知识的得变,没什么知识的也得变。情愿也罢,不情愿也罢O到 一九六九年底,全市的初高中生差不多走光了,留在城市的大抵是病残 者,或誓死也不离开城市的顽固者。当年,A市动员“上山下乡”的工 作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因为东北有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有二三十处大 小农场,A市的初高中生不出省就可以“上山下乡” 了。大多数人响应 了号召还有工资可挣,动员工作比较容易开展。

极少数誓死也不离开城市的顽固者,对抗运动的日子很不好过。只 要自己的身影一被街道干部发现,后者便会成为他们甩不掉的“尾巴”。而 后者又都是些热心于居民工作的,原本能说会道的家庭妇女。她们一旦 将什么事当成了使命,就会变得像虔诚的教士传教一般尽职尽责。若她 们自己的儿女已经“上山下乡”去了,她们的动员就更来劲儿了。她们 缠住顽固者们絮絮叨叨,喋喋不休,仿佛唐僧对任性的一意孤行的孙悟 空念紧箍咒一般,那时前者往往被折磨得想杀人。如果被动员对象是男 青年,比女青年更难以忍受那种折磨 般而言,女青年忍受絮叨的 耐力比男青年强。

结果,他们有家也不愿回了。

在A市的每个区,都有些这样的男女青年,都是初中生,处在青春 叛逆的高发年龄段。并且,家里只剩他们自己,父母或下放到干校去了,或 被关押在“牛棚”里甚至监狱里。

不知怎么一来,这样的几个小青年相互认识了,在感情上抱团取暖 了,模仿古人,结拜为兄弟——“九虎”于是产生。又不知怎么一来,对 与他们命运相同的女孩子们产生吸引力了,她们便也情投意合地入伙,于 是“十三鹰”也凑齐了。没人清楚,所谓“九虎十三鹰”,究竟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