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怪事。”
鲁侯的眉头紧紧皱起:“什么怪事呢?”
宰予道:“菟裘的民众中有一个人。
他祭田时,仅仅拿了一把米,一壶酒,三条鱼。
但却向鬼神祈祷说:高地种上黍稻,低洼的地方让它可以收获上百年,就算传给后代,也还要富足有余。
我是笑他送给鬼神的太少,但是求鬼神的太多啊!”
鲁侯听到这里,严肃的神情一松,竟然大笑出声。
“行了行了!寡人知道您的意思了。
对于那些能够帮助修订历法的人,就按照功绩赐予爵位,封给他们田地吧。
唉呀,宰子啊!寡人怎么从前就没有发现,您竟然还是这样的一个妙人啊!”
宰予笑着问道:“您从前以为我是个怎样的人呢?”
鲁侯笑着回道:“我从前听说你是孔夫子的得意弟子,所以一直以为你是个像孔夫子那样学识渊博、恪守礼仪的儒生。
后来,你又在攻莒之战中大显身手,一箭射杀敌人的将帅,但等到论功行赏时,又谦虚的辞让自己的功劳。
所以,我又觉得你是个勇武谨慎的士人君子。
再到前阵子,我听说你治理菟裘颇有成效,那里的民众丰衣足食,那里的百姓都在称颂你的恩德。
所以,我又觉得你是个懂得治国理政的贤能大夫。
可现在听了您的劝谏,我却又发现了您风趣、雅致的一面。
您可真是为不可多得的贤才啊!”
宰予听到这里,谦虚道:“下臣听说过一句话,叫做百闻不如一见。亲眼看到的,远比听别人说的更为确切可靠。
您从前不了解我,是因为您没有与我深入交往过,所以才会对我产生各式各样的看法。
这些看法有好有坏,但却都是不真实的,具体情况如何,还需要您亲自确认后才能确定啊!
我听说从前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他们在家中打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