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里已经有数十个工匠等候多时了,在第一批卷子送进来后,他们便即刻开工,先用刷子在每一张卷子的抬头处刷上一层浆糊,然后把一条小小的纸张贴在上头,从而把卷子上的考生名字与籍贯等个人信息全部遮盖起来。
这便是从乡试才施行的糊名法了,是从宋朝开始就在科举中得以推行的,用以确保公平的规矩。在宋朝前期,还未推行糊名法时,其实不少名列榜单上方的考生皆是名门世家之后,至于他们到底是凭身份还是才学考中的名次就多有争论了。
虽然糊名法未必能完全杜绝私相授受之类的科举问题,但至少有了一定的公平保障。所以到了如今大越这一做法也被继承了下来,而且更进一步,不光会试如此,就是乡试也完全使用糊名之法,同时推行的,还有誊录之法。
在第一批卷子被彻底糊住姓名籍贯等信息后,等在边上的兵卒又将几十份抱在怀里,转身来到边上一个更为宽阔,摆满了桌案的厅堂内。在这儿,每张桌子前都坐着一个在衙门办事多年的刀笔吏,他们别的才能或许不是太出众,但那一笔馆阁体却绝对写得既工整又快。
不用多说什么,随着卷子送到,这些人就自觉各拿一份,开始伏案抄写。一列列几如印刷般的小字就随着他们手腕的轻动而不断出现在了纸上。这抄写可是个精细活,不光字要抄得绝对工整,而且文章内容也半点不能有差错,考生写的是什么就抄什么,哪怕他写的是错字,真就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漏的。
他们在抄完一份卷子后,还得留下编号,然后再在编号下边留下自己的名字,一旦之后发现有什么错漏,这些人是自然要担责的,毕竟科举考试可是朝廷大事,不得有半分疏漏!
直到临近三更,第一批卷子才完全誊抄完毕,然后又由兵卒将之送去边上的致公堂——这儿才是一众考官批阅考卷的所在,此刻这里足足坐着十六个神色严肃的考官,直到见到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