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时就定下祖训,太子储君成年之后必须在边军中呆满三年,以经历真正的沙场考验,赢得边将拥戴之后才能还京理政。这一祖训直到眼下依旧被皇室所执行,本朝太子如今都还在北边军中呢。
不过也有许多政策在太祖驾崩后的几十年里被人束之高阁或是篡改了。比如早前提倡的科举改制,朝廷六部各有不同的一套东西来考校读书人,然后择优录取。太祖在时,科举考试都被拆分成五六门不同的科目来分考了,结果这种在李凌看来极其先进的考试用人制度却在太宗朝后期被改了回去,于是就有了今日的科举制度。唯一让人感到庆幸的,是终究没有出现八股文这样死板到连段落样式和字数都有定制的科举形势,至少现在的科举还是以写文赋和策问为主,诗词反倒不被人所重视了。
不过也没有了太祖朝时连算数好的人也能直入户部这样的超擢之事,据笔记里提到,第三任工部尚书王洛甚至还是个不怎么识字的泥瓦匠呢……
这一切的记载,都叫李凌看得直呼大开眼界,大长见识,同时也让他越发肯定这位大越朝的开国之君,太祖武皇帝孙途就是个穿越者,而且还是个极其理性,有着改变世界能力强大存在。只可惜,再强大的穿越者也终究抵不过历史的滚滚洪流,虽然他建立的大越朝还在,可他定下的诸多律令和改革却早成一纸空文,时代终究回到了它该走的方向……
当然,这些庙堂之高的东西对现在的李凌来说还是太过遥远,也就当个热闹一看,更多只是让他有了更开阔全面的视野来理解经书和注释上的内容,从而体现到他所作的文章上来。
从这儿,李凌也就能看出世家子弟与寒门子弟之间有着多大的差距了。这些东西自己之前是怎么都不可能看到的,可对魏梁这样的世家子来说,这一切却是唾手可得,所以他们才能在一次次的科举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而寒门子弟却需要极高的天分,或是极好的运气,才能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