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税,看似是二十税一、三十税一,但这么轻的赋税之外,还有算赋、口赋……各种杂七杂八的赋税能把百姓的钱财粮食搜刮大半,只留下勉强果腹的粮食。
还有各个官吏豪强,也都不把百姓当做人。
大夏王朝虽然也没有超出封建王朝的限制,但无论是律法还是官吏的表现,都远超同列。
平静的状态下。
中枢三省和金陵的各级府衙,在忙碌的同时,还在不断的举行小规模的考举。北方各地的疆域太过广阔,想要全部掌握所需要的官吏极多。
金陵调拨前去的官吏,只是杯水车薪,还需要上万的官吏填充其中。
这么多的官吏,只靠南方的调拨也不行。
所以中枢各部重臣经过商议后,禀报王景开设了考举,考举和科举有所不同,科举是全国范围的考试,考取的是秀才举人和进士的身份。
而考举则是小规模,专门为了招募官吏而进行的考试,报名的门槛便是秀才,军中的有功兵卒也能参加,通过之后,秀才直接授官,兵卒成为各地巡检。
除了金陵进行的考举外,王景还把考举的权柄下放给洛阳、汴梁两地,两地招募的主要是原来东汉曹魏的臣子。
算是给了这些降臣融入大夏的机会。
转眼之间便到了四月末。
在四月二十九日,幽州南部的易水河边,李唐和明军决战。明军一方朱棣亲临前线,还带上了神机营、三千营等精锐。
可惜,李唐一方的主将李靖布下六花阵,挡住了明军的火炮齐射,又以李存孝、苏定方为先锋,大阵轮转,不断的绞杀,直冲入明军中军。
这一次,朱棣这位风系大法师面对军神李靖,无法再发天威,李牧,廉颇联手挡住李靖,但赵奢赵括等人却挡不住李存孝苏定方。
两个时辰后。
明军大阵动摇,大军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