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外协会当然值得供起来当做传家宝,但是放在华乒这种地方,基本上就跟没拿差不多。
如果要做个类比的话,他当初的地位比如今的严平安、方晓波和邹正宇还要低一等。
但当时整个华乒都面临瑞典老瓦的压力,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形成绝对性的统治力,所以华乒的球员们反倒比现在团结,大家尽量不内耗,拧成一股绳一致对外。
再后来蒋天生年龄渐长,实力上已经无法提升,完全失去了对外作战的能力,而当时华国乒乓方兴未艾,无论乒超还是乒甲都并未成形,不存在离开国家队去打职业联赛这条路,于是他面临着转行的问题。
华国体委对国家队乒乓球员还是有优待的,因为他们毕竟为国家荣誉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时候蒋天生有两个选择,第一是直接转为国家队助教,从此成为类似公务员的存在,吃皇粮,包分配,后顾无忧。
第二是在体委的安排下就近选择一所帝都的一类大学,挂个号,拿个大学研究生文凭,然后去体委相关部门挂个职,同样是一辈子衣食无忧。
但蒋天生都没选,他主动给当时的华乒领导提交申请书,申请转为陪练。
当时华乒也是初创不久,并没有完善而明确的陪练一职,只是球员之间偶尔会互相模仿外国选手的打法,来做相互训练。
是蒋天生第一个主动阐明了何谓陪练,并且自己去做第一个专职陪练。
从今以后,他将再不去打任何比赛,也不会有任何人在新闻中听到他的名字,他只待在国家队基地,陪各种选手打各种风格的针对性训练,他将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这份申请书让华乒领导很震惊,也很感动,他们找蒋天生来谈话,谈了一下午,最终他们被蒋天生说服了。
蒋天生是热爱乒乓的,但他觉得自己实力不足,眼光不够,还没有资格当助教,强行去当的话,会误人子弟。
至于拿文凭这条路他压根就没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