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雨虽然对乒乓球一无所知,但身在乒乓大国,又有一个做总教练的老爸,即便耳濡目染,也终归是知道一些典故的。
比如说……乒乓球队里向来最不缺的就是世界冠军,各个乒乓基地里充斥着无数的扫地僧和图书管理员。
所以她合理猜测,自己大概是碰到了一场高手之间的隐秘之战?
她轻手轻脚的靠近,正听到其中一人在说话,一副很屌的样子。
“王超,干嘛呀?我说话你不爱听是吧?”
“你该不会赢了个田争光,又赢了个高明,就真觉得自己是职业选手了吧?”
“你上过体校吗?”
“你试过一天打两千个球吗?”
“你知道单只是一个正手拉球就有多少种姿势吗?”
“你啥都不懂!”
王超有点烦。
这人说的东西他当然懂,民间大神和职业选手之间最大的差距确实不是现阶段的实战能力,而是基本功。
华国乒乓球员的基本功,可谓扎实到变态。
当樱花国的小选手们开始打比赛时,他们在练基本功。
当泡菜国的小选手们上世乒赛时,他们在练基本功。
当欧洲的小选手们上欧锦赛时,他们还在练基本功。
别人说“出名要趁早”,华国教练说“基础要打牢”。
从某种意义上说,华国乒乓球选手在出校门之前其实是不练“招式”的,他们主修“内功”。
也是因此,很多体校学生遇到民间大神,往往会被野路子打得手足无措,因为民间大神都是实战派,他们不讲规矩,各种奇奇怪怪的发球,奇奇怪怪的姿势,虽然不标准,也不科学,却能把对方搞懵逼。
对方一懵逼,那球自然就打得千疮百孔了。
但这些乒乓球学校的科班球员们一旦进入专业赛场,在教练的指导下打造自我体系,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飞速成长,成为民间大神们这辈子都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