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个时候,还是老实的夹紧屁股,别乱想了。
转过年,靖县想要开荒的村民可是不少。
是,四十文钱是不少。
但是想想开荒之后,种出来的粮食,还会觉得四十文多吗?
再者,他们有钱。
口袋里面,还满着呢。
这都是因为冬暖跟寒江楼!
村民们感激不尽,所以,开荒,种田,搞建设,坚决不让新的青天大老爷寒了心,觉得他们是带不动的菜鸡,拖后腿的烂泥。
他们可以,他们能行!
小火车数量有限,就算是冬暖在加班加点的生产,但是还是跟不上所需。
而且冬暖这边还需要忙着玻璃和水泥的产出。
这两个的沙子配比又不同,不可能一个烤窑出来,所以需要的人手也多了起来。
村民们忙着开荒没时间,但是县城里的人们,有没事儿做的,混日子的,觉得自己可以出苦力赚钱的,也都来了。
最重要还是,在冬暖这里,男女都一样,只要你有力气,你肯干,机会都一样,都可以过来。
村里的妇人对于这一点,早早就知道,但是县城里那边,甚至是远一些的,其他县城,原本还在观望。
发现真可行之后,她们也悄悄的收拾着行囊出发了。
至于家里的男人?
哪凉快哪待着去了,别耽误老娘搞钱!
年初六的时候,开山组,烤窑组,还有生产工坊这边,全线开工,如果不是条件不允许,他们甚至想全天十二个时辰不停工。
可惜,不行。
晚上不睡,白天崩溃,还是得休息的。
冬暖倒是没考虑过倒班制度,一个是她没这么周扒皮,另外一个则是,需要考虑,工作效率还有成本问题。
如今没有电,想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