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连氏的大船上。
姜佛桑一番思虑过后,只能按下蠢蠢欲动的心,将金银改为匠人。
“匠人?”连皇后甚感意外。
“是。”姜佛桑谨慎斟酌用词,“妾长于江南,从未去过北地,听闻南北风俗迥异,唯恐生活不惯,又闻北地贸易不兴,好些物件使钱也未必买到……是以厚颜向殿下讨些能工巧匠。”
连皇后听罢失笑。
才夸她谋事老成,不料就露出孩子气的一面。
也难怪,姜家即便今不如昔,小辈到底也是按贵家女的标准教养成的,衣食起居上精细讲究也是情理之中。
“这有何难,稍后我遣人去将作监挑些个好手,待你出嫁那日,随你前往崇州罢了。”
姜佛桑谢恩后,不甚好意思地补充:“陶匠、瓷匠、漆木匠,当然,殿下洪恩,若能多赐些纺工和织娘那是再好不过了。”
连皇后无不允准,“金银匠、玉石匠,还有培植匠,这些亦不会落下,包你在崇州吃喝用度一如京陵。”
这个倒没甚所谓,姜佛桑心道。
“多谢殿下。”
-
一桩交易就这样在彼此的心照不宣中达成了。
连皇后有了闲叙之心,接下来的话题轻松不少。
正说到京陵时兴的首饰,有宦者来禀。
知是廷尉府的事,连皇后也未让姜佛桑回避。
“案子审完了?”
“审完了,萧家五公子供认不韪。”
这萧五,真把京陵当棘原了不成?由着他胡为!
连皇后沉下脸,额角青筋直跳。
萧家家主萧琥与连氏有亲近之意,这次伯祖连阗七十大寿,萧琥虽不能亲至,却派了亲子路远迢迢前来贺寿,心意难得。
只是这萧五忒不省心,佛诞日刚过不久,就有人状告他草菅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