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表明态度的闽浙总督雅德、云贵总督鄂宁,几家联合起来共同出兵,如此一来,广东面临的军事压力就能大大减轻,勤王军的实力也大大加强。
李侍尧毫不犹豫同意赵翼的方案,为了争取闽浙、云贵方面的支持,派赵翼前往福州和昆明进行游说,并祭出了广东最大的优势——钞票。
就是只要闽浙和云贵方面愿意联合讨伐维新伪政权,广东将为两家提供出兵所需钱粮,以及武器装备。
不过不是李侍尧这个两广总督出这笔军费,而是由十三行同荷兰东印度公司联合出资。
十三行同荷兰东印度公司愿意为南方部队北伐提供资金,原因就是维新政权于北方开启的通商大大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作为垄断大清对外进出口贸易的十三行,自是不愿意北方分润他们的蛋糕。
因为这块蛋糕实在太大,大到大清的国库收入都不及这块蛋糕。
如果不能打倒北方的维新朝廷,那用不了多久整合了北方势力的维新军必然会南下用兵,届时,广东的军政要员肯定会换人,单口贸易格局也将被彻底改变,这无疑是挖了十三行的根基。
商人逐利是天性,当利益高到吓死人的时候,他们很自然的会选择充当战争的出资人。
荷兰东印度公司也不愿意英法等国越过自己同中国的新朝廷达成贸易协议,在中国的北方形成新的贸易基地,将他们在中国的独家经营权抢走。
更大层面上,则是因为欧州本土的母国荷兰有可能将和英国进行第四次战争。
导火索是荷兰政府去年宣布支持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现在的海军优势已经超过荷兰,对荷兰人霸占东方贸易一直不满,所以英国人也希望再次发起对荷兰的战争,从而将军备废弛的荷兰彻底打垮,掠夺他们丰厚的商队物资与殖民地,使英国取代海上马车夫成为海洋贸易的最大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