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人,得加钱 > 第九百三十二章 维新皇上就是好

第九百三十二章 维新皇上就是好(4 / 7)

鲜籍旗人主要是太祖、太宗时期因历史原因加入八旗的高丽兵后代;

倭籍旗人是太祖时期征朝日军散落在建州,或被俘,或主动加入建州的逃兵后代,太祖皇帝就有一支倭人亲兵。

俄籍旗人则是康熙年间被俘的俄国兵后代,这些人又被称为阿尔巴津人,被编在镶黄旗满洲第四参领。

康熙给了这些俄国俘虏极优厚的待遇,军官一般赐予七品到四品的官衔,士兵同其他旗人一样都分有房屋、土地,也有铁杆庄稼。

由于俄国俘虏都是男性,因此康熙又命将监狱中的汉人女犯放出嫁给这些俄国兵为妻。

百年下来,俄国兵后人都汉化改姓,如罗曼诺夫改姓为罗,哈巴罗夫改姓为何...

所以,贾六曾对阿思哈讲过一句:“八旗,是多民族的八旗,不是满洲的八旗。”

这也是化旗为民的一个根据,因为八旗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集团。

说是高丽庄,但庄里务工的还是汉人佃户,也就是当年土地的实际主人。

管理的是朝籍八旗庄头。

很快,得到通知的庄头就将十几名超过五十岁的汉人佃户带到了村口。

老农们刚到村口就被眼前架势吓了一跳。

至少上百名身穿黄马褂的御前侍卫持刀警戒,远处旌旗罗列,长幡若干,无数白甲军士正在四处巡视。

村口老井边,矗立着一顶白色大纛,里面有一个戴白帽、披白袍、系麻绳、着草鞋的年轻人正在吃西瓜。

看到百姓过来,正在啃西瓜的贾六急忙起身,竟朝百姓们招手笑容满面道:“老乡,过来坐,过来坐。”

十几名汉人老农就这么胆战心惊的被带到了贾六面前。

不知谁带的头,哗哗就要跪。

“使不得,使不得,”

贾六赶紧扶住第一个要给他下跪的老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