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了不少乡勇,另外带头向襄阳城中的富户劝捐,募得白银十几万两,大大缓解了湖广前线的粮荒、钱荒。
和硕睿亲王问湖北巡抚省内哪些官员可用时,郑抚台列的第一人就是洪文俊。
听了洪文俊诸般事迹后,睿亲王大喜过望,言称待收取武昌后便向朝廷举荐洪文俊出任空缺的湖北布政一职。
不久,发生履亲王夺睿亲王兵权的“真假王事件”,这一事件又被称为“大小王事件”。
大王者,和硕睿亲王也。
小王者,履亲王也。
睿亲王贵为帽子王,自当为大。
履亲王纵贵为皇帝之子,然从本支出继,自当为小。
“大小王”事件从起初的各方通电、互相指责迅速演变为双方的一场大战。
在此过程中,洪文俊作为兼任襄阳知府的荆襄道台,旗帜鲜明的站在了“大王”阵营,并积极为睿亲王所属部队提供粮草,更动员民夫帮助睿亲王所属部队拉运火炮等大型辎重,还发动百姓为到前线抗敌的部队做“胜利饼”。
睿亲王牛心寨全歼履亲王部的捷报传到襄阳后,举城欢庆,洪文俊更是激动的与左右道:“国本之争终尘埃落定,百年轮回,大清终属睿亲王也。”
言下之意取得大胜的睿亲王用不了多久就会登基称帝,从而率领全国军民共同讨伐那窃国大盗陈家洛。
果不其然,几天后就传来睿亲王军前称帝的消息。
喜迅一到,襄阳城中各大单位纷纷动员起来,刷墙的刷墙、贴砖的贴砖、吊顶的吊顶、打扫的打扫、挂灯的挂灯....
两天功夫全城面貌就焕然一新,军民人等个个翘首以盼皇帝陛下凯旋归来。
这其中,洪文俊领导的襄阳知府衙门出了大力。
衙门上下都在议论睿亲王称帝归来后肯定要封赏有功之人,届时知府老爷必定荣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