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了,听了杨主任的报纸提法,顿时就心中明了,并给额驸大人担心的大难题提供了一个有效解决办法,那就是微服私访。
“微服私访?”
贾六眼前一亮,对啊,他怎么没想到这么好点子的。
我去了,但我是微服,你地方官员压根不知道,所以你们就没法造我的谣。
反过来,总督大人微服私访到我的地盘,结果我却没事,说明什么?
说明我这个官没问题。
这样一来,更是不用担心总督大人的马脚被人抓住。
这叫抓大放小,为全局考虑。
“很好,非常好。”
贾六大为高兴,指示栓柱马上在六房外再设一报房办理直隶塘报,聘用人员抄写、印刷,每三日或每五日,甚至半月一次发行地方。
发行日期不是每日,主要是考虑交通因素。
毕竟,你保定今天出的新闻,最快也得五天后到达热河。
栓柱对这个工作十拿九稳,贾办本来就有大批采编印刷人员,正好用于报房建设。
“等一等,”
但见贾六凝神思索,继而命人取来纸笔,摊开宣纸,唰唰在纸上写下四个大字——《大清日报》。
“叫塘报不专业,就叫《大清日报》,听着正规些。”
贾六又让栓柱办《大清日报》时不要太过于官方,就是可以加一些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在上面,发行渠道也不能局限在省、府、州、县的官方机构,也应当在各地搞些类似报刊亭的设施,方便平民百姓读报。
大清的识字率虽然只有千分之一,可一个县会识字的怎么也有几十几百的,大的城市上千人还是有的,报纸进了官府不出来,知道的人肯定就少,如此便失去宣传的意义。
所以可由总督衙门发文强制地方于交通便利地方修报亭,暂时也不修多,一个县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