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麓,还有一座西关;只是吴军在濡须口分筑二城之后,濡须口的位置变得更加险要,西关几乎就废弃了。
斗舰靠近东关大堤,已无法继续前进。在丁奉的指引下,将士们把船靠向了东岸,便是东关附近。然后诸将乘坐小船,登上了濡须水东岸陆地。
因为大堤造成了此地的河水淤堵,所以不同的季节、地貌都会不一样。丁奉站在河边,朝东边看去。诸葛恪也循着他的方向观望,远处的群山隐隐在望。群山西麓狭窄的通道、东关的城楼都能隐约看到了。
这时丁奉回过头来,遥指北面宽阔的水域,说道:“夏秋时节,那里是一片大塘,便是东关大堤堵水之后才形成的。”
诸葛恪点头道:“我知道。”
丁奉笑道:“水塘还能行船,可到了秋冬季节,那便是一片浅水烂泥的沼泽地,连船也无法通行。”
诸葛恪有些困惑,因为魏军根本不走那片沼泽地;而会从沼泽地西侧岸边、斜架浮桥到东关大堤上,直接先占领东关大堤。
丁奉却没继续说话,带着诸葛恪一直往北走,手里还拿着一根木棍。一行人跟着丁奉,沿着沼泽地西侧的塘岸、一直往北走。
直到丁奉停了下来,把木棍往前面的浅水里一揷,转头道:“下面全是烂泥。”
诸葛恪点了点头,并排站在丁奉旁边,昂首面对着广阔的沼泽、以及左前方向的濡须水水面。秋日渐深,吹在脸上的风、已有了凉意。而且这个秋冬季节,淮南的季风又变了,常常吹西北风,所以才会迎面吹到诸葛恪脸上。
这时丁奉忽然开口道:“之前魏军从逍遥津撤退,我军追击时,缴获了许多铁链、铁锥,现在连东西都是现成的。”
诸葛恪听到这里,再次观察着前方的地形。
丁奉抬起手,从左到右,手势划动时、稍微向上一偏,冷笑道:“在濡须水上这样拦一道,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