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运骑着战马在前线指挥战斗,箭无虚发,梁军士气大振,在集合了优势兵力之后,将刘武周、宋金刚彻底击溃。
两人带着残兵向北逃亡,自认为也守不住马邑,于是又向突厥人的方向逃亡。
突厥派出一支骑兵接应,李鸿运果断率军莽了上去将之击溃,并收降了这支突厥骑兵,将他们收编入自己的大军中。
尉迟敬德眼见大势已去,在李鸿运的劝说下,也终于前来投靠。
梁朝的北方彻底平定,晋阳这个大本营也被牢牢地掌握在梁朝的手中。
在历史上,晋阳的梁军本就在人数和后勤上占据优势,又是梁朝的起兵之地,根本没道理这么轻易地丢失。
但齐王的瞎搞和后续支援的将领作战不力,差点将梁朝逼入绝境,最后还是要靠秦王力挽狂澜。
而在这个时间线中,李鸿运扮演的齐王用优势兵力打赢了本就该打赢的顺风仗。
此战之后,李鸿运派人创作了《齐王破阵乐》,用以宣扬自己运筹帷幄、大破敌军的英姿。
虽然有点强行吧,但他毕竟也打赢了薛举,又打赢了刘武周宋金刚,接连为梁朝平定两个方向的大敌。
而秦王东出洛阳与王世充的几次摩擦,由于兵力并不占据优势,所以没有占到太多的便宜。
等到李鸿运扮演的齐王返回长安之后,军力大盛、自我感觉良好的梁高祖,也终于下定决心要集合重兵去东出洛阳讨伐王世充,去迎战平定天下的最后两个大敌。
只不过在主将的人选上,还是发生了一些悬念。
此时秦王与齐王的功劳都十分过硬,都具备指挥这场大战的能力,如何抉择,确实让梁高祖有些头疼。
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齐王。
这显然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从晋阳起兵开始,齐王就如同神算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