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半的可能会死,而裴寂是百分百要死的。
在强烈的求生欲驱使下,裴寂自然也只能附和。
于是,萧瑀、陈叔达提议梁高祖交权,封伦和窦诞表示本来就应该如此,宇文士及表示陛下早就该将秦王立为太子,而颜师古表示臣连墨都已经磨好了。
在场的所有人一致同意,请梁高祖把大权交给秦王。
而梁高祖也只好讪讪地说道,这个提议很好,朕其实早就想把大权交给秦王了。
很显然,梁高祖此时多半也在想,如果自己不同意的话,来的可能就不是秦王,而是一杯酒或是一根绳了。
于是,整个玄武门之变就这样结束了。
后续的插曲,是秦王来见到梁高祖抱头痛哭,紧接着梁高祖一日内连下两道诏书,分别是《立秦王为太子诏》和《神尧命皇太子决断庶政诏》,将军国大事一并交给秦王。
之后秦王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封赏功臣,除了少量梁高祖的旧臣象征性地拔高位置架空实权之外,用秦王府的一干文臣武将替换了整个朝堂,于是贞观之治的朝堂格局初步形成。
第二件事是斩草除根,将太子和齐王的后代全部杀死。
第三件事是安抚天下,对魏征礼遇有加之后,让他去各地招降太子的残余势力,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国家恢复安定。
封赏功臣和安抚天下当然都是毫无疑问的,但斩草除根,将自己的十个侄子全都杀死,却显得过于残暴,也在后世留下了不小的骂名。
但代入秦王的视角想一想,这么做是十分必要的。
这不仅仅是为了秦王自己考虑,而是为了跟他一起发动玄武门之变的这些功臣考虑。
现在的秦王如日中天,但谁敢保证之后呢?
等梁太宗驾崩之后,如果有一些人想要趁机搞事情,那么太子和齐王的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