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杀穿四百架帝国机甲。
人心不足蛇吞象,从来如此。
屠远察觉到了这一点,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之后出声。
“汇报战果。”
“是。”
战果的统计工作一直在做,在屠远需要的时候,被第一时间汇报/通报了出来。
“星河小队击破帝国机甲一百零二架,我方火力攻击击破帝国机甲三十九架。”
一百五十亿的火力攻击,得到的战果听起来却不如星河小队。
这其实很正常,毕竟火力攻击对于机甲的击破效果本身就很低,如果不是有星河小队的牵制和帝国兵力的牵制,一百五十亿的弹药砸下去,可能连三十九架帝国机甲都无法击破。
再者说来,星河小队的硬件成本真的很高。
星月除了她的联邦第十一代核心引擎之外,仅仅是机体造价就超过了八千万。如此高昂的造价,不算其超频模式,性能参数只是骥星河之前驾驶的定制改装版第十六代制式机甲的水平。
而性能参数相当于帝国侯爵级机甲的斩山,全部使用了联邦第十二代核心引擎。
这玩意,骥星河当初有钱有功勋都拿不到。
只算制造成本,不算稀缺资源的成本溢价,斩山的打造费用就需要十个亿。
已经很接近骥星河的将军甲了。
不过将军甲的主体使用的钨钢合金,是骥星河亲手缴获的,而后被沉木重新锻造而成,而钨钢合金在联邦又没有具体的价格,所以造价其实有些难以计算。
按照十个亿的单价来计算,十五架斩山的价格,正好是屠远这一次指挥作战投入的火力配额。
一百五十亿。
如果是制造制式机甲的话,按照平均一架五千万的造价,能够制造三百架。
三百架制式机甲的冲杀效果,真的比星河小队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