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振荡的特性,此时就挂在他的双腿上并没有被拔出来。使用的主武器,还是得自于投降侯爵的机甲重剑。
只有一把,够用。
奔行的过程中,这把重剑就放在他后背的挂载点上,稳固无比。
新机甲的性能相比于之前的机甲,简直是有了质变一样的提升,除了核心引擎的更换之外,第三十三代制式机甲的性能,本身就要比第十六代制式机甲好很多。
操作模式上也有了一些区别。
身处于驾驶舱之中的骥星河,双脚踩在控制踏板上,并不需要随着机甲奔跑的动作而不断动作自己的双腿,而是类似于踩油门。
只有停止奔行开始战斗的时候,双脚位置的控制踏板才会转变操作模式,随着他双脚和双腿的动作而进行相应的活动。
下半身的操作系统,除了踏板之外还有膝关节位置的感应装置,这是从第二十六代制式机甲才有的。
而之前想要做出类似的膝关节操作,就必须要配合双手控制操作杆,无疑增加了操作难度。
上半身的操作系统,和之前也有了很大的区别,身处于驾驶舱中的骥星河,整个身躯都在相对宽敞的机甲上半身之中,这让身高有1.94米的他,驾驶体型矮小的机甲就很不方便。
像是韩力那一架只有3.9米高的机甲,骥星河就没法在驾驶舱里站直身体,所以他之前才一直使用相对高大的第十六代制式机甲。
从双肩位置开始,他的两条手臂全都被包裹在了两个侧向的金属联动装置内,驾驶舱的空间足够他做出相应的动作,而这些动作都会被机甲近乎于同步的具现出来。
和之前单纯的使用操纵杆、感应手套相比,对于机甲的控制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但这并不是联邦最先进的机甲驾驶方式,神经链接技术才是。
控制着机甲再次进入奔行状态的骥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