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传。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一众先秦诸子便根据此前他们得到的一系列版本,重新修编了尚书。”
“不过至秦一统天下之后,秦朝下令焚烧了许多先秦之时的古籍,尚书亦在其中。有一位叫伏生的博士,他冒死将尚书藏于家中墙壁。只是秦朝虽然统一了天下,但很快二世而亡。伏生也转转逃亡了几十年,待重新回到家时,却是发现家里所藏的尚书损失过半,仅剩下28篇。”
“为了将尚书传承下去,伏生重新整理,然后教授与世人。汉文帝知道有伏生这样的一位大儒,于是就想请伏生到京都。可是这时的伏生已经90多岁,为此,汉文帝便派了太常使掌故“晁错”亲自来到伏生府中,随即伏生便将尚书传授于晁错,至此尚书得以流传。所以人们便称,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
陈凡刚解释完。
一个巨大的屏风缓缓拉开,出现了一位老年白发的儒者。
这位儒者,正是伏生。
一场情景剧,却是将伏生一生的经历以及传承尚书的典故演译了出来。
随之而后。
陈凡则开始再次介绍《尚书》。
……
“尚书其实就是一部史书,也可以称之为中国最早的一部史书。这部史书从尧开始,一直记录到周朝。那么,我们就从尚书当中的《尧典》开始,讲述尚书。”
画面当中。
出现了一位部落首领,这个人,正是尧。
“至炎黄一统天下之后,天下进入到相对安定的时期。尧是黄帝的曾孙,因为封于唐,所以又叫唐尧。二十岁时,尧代帝挚成为了首领。只是唐尧当政初期,天文历法还很不完善,百姓们因为不知道四时变化而经常耽误农时。为了掌握气候的变化规律,他派羲叔住在叫明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北向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时间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