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的北边,一路畅通无阻。”
这便是愚公移山的故事。
这个故事陈凡前世很小的时候就学过。
不只学过。
哪怕在课本上没有的时候,老人家也经常讲过这个故事。
当然。
这个故事的道理也很简单,那就是讲述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故事。
这样的一个小故事虽然不见得怎么样。
但是。
这样的小故事,一但在小的时候灌输在你脑海,他能够影响到无数的人。
……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有意思。”
“愚公,难怪叫愚公,不过,我喜欢这样的愚公精神。”
“回头讲给自己的儿子听,相信他听了这个故事之后,一定对其有着很大的帮助。”
相比之先贤一系列的哲理,这样的小故事显然更让大家通俗易懂。
至于你说。
列子怎么写这样的故事,他不应该讲一些治国一类的思想策略吗?
事实上。
陈凡会说。
难道天下所有人都要去研究怎么治国,怎么管理一个国家吗?
很多一些隐士,很多一些先贤,有不少对于这一些都不是很感兴趣。
但除了治理国家之外,同样,这个世界还有许多许多的事情可以去做。
比如,修身,以及教育。
修身是对于自己的行为。
而教育,则是教育民众。
其实,教育一开,这也在另一方面能够起到治国的效果。
也因此。
列子也有一个称号,教育家。
所以。
这位教育家写了很多有关教育世人的故事,或者说是寓言。
接着,陈凡又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便观察那人,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