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 第154章:前有《讨武曌檄》,王勃有《檄英王鸡》

第154章:前有《讨武曌檄》,王勃有《檄英王鸡》(5 / 6)

四岁,王勃更进一步,上书给朝廷大官刘详道,直述自己的政见。”

“十五岁,王勃更是爆发,通过皇甫常伯向唐高宗献《乾元殿颂》。”

“十六岁,王勃成为了初唐时期年纪最小的朝廷命官,授朝散郎一职。唐高宗李治亦对其称赞,说是大唐之奇才。至此,王勃声名大振,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这初唐四杰,并推为首位。”

王勃的一生是极为灿烂的。

当然,这也与他的家世有关。

但纵然如此,以十六岁还没到弱冠之年成为初唐四杰之首,这份才气,当真是一般人所不能比的。

不过对于这一些天才杰出的少年,往往他的经历在灿烂的同时,也遍布坎坷。

“在王勃成为朝散郎之后,经他人推荐,王勃进入了沛王府,给李贤修书,并赢得了李贤的欢心。各位,这里此前杨炯曾经在太子府任过职。但当时的杨炯任职的并不是李贤的太子府,而是李显。但此时的李显,还不是太子,他被封为英王。而此时的李贤与李显一样,也不是太子,而是被封为沛王。”

“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斗鸡,王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的斗鸡,以此为沛王助兴。不料此文传到唐高宗手中,圣颜不悦,读毕则怒而叹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进行劝诫,反倒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此人应立即逐出王府。”唐高宗认为此篇意在挑拨离间,钦命将他逐出长安……”

这个背景其实不用陈凡解释,众人便明白王勃为什么被贬。

当时唐高中是怎么得来的太子?

显然是李承乾与李泰斗得两败俱伤,于是李治成为了皇帝。

他成为皇帝之后,自然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为了争这个位置,也如他的几位哥哥一样。

但结果,很多事情都是他不能想到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