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送别》,却是更加突显出骆宾王满腔热血。
可以说。
这首诗哪怕就是初唐所写,但他的风骨亦不输于盛唐。
“好,好一个壮士发冲冠,喜欢骆宾王。”
“这才是真性情,为报效国家,不计个人前程,就是人太耿直了。”
“就是感觉这首诗歌有些悲愤。”
“肯定啊,我一心想报效国家,但却惨遭入狱,自然心情无比的苦闷。”
不过。
骆宾王的坎坷经历并不仅仅是这。
因感于报效朝廷无门,后来也时不时被贬,最终骆宾王弃官出游。
“684年,武则天称帝,李敬业出兵讨伐,闻骆宾王有才学,于是就将骆宾王招募进来,任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
说到这里,众人内心一凉:“杨炯是哥哥加入了讨伐武则天,结果杨烔受到了连累。卢照邻是没有对武则天怎么样,而是讽刺了一下武三思,也被下狱。现在好了,骆宾王更牛逼,直接讨伐起了武则天。”
武则天的经历此时陈凡早就讲过。
虽然武则天不同人有不同人的评价,但武则天能称帝,那可不是这么简单。
后期李敬业讨伐不是失败了吗?
显然。
李敬业都失败了,骆宾王还能有什么好的下场?
不过陈凡暂时没有解释,继续说道:“一般古代讨伐他人的时候,必需出师有名。于是,在讨伐武则天之时,李敬业就让骆宾王起草《讨武曌檄》……”
一边说,陈凡一边念起了这一篇《讨武曌檄》。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庭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