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承担起大部分的家务。
每天被便宜家人呼来喝去,每天吃不饱还要去挖野菜,或是去乞讨。
邱玉莹只觉得自己上辈子没有吃过的苦,这辈子全都遭受了一遍。
然而,随着逃荒队伍的壮大,随着灾情的日益严峻,随着粮食一天天的被消耗,邱玉莹想继续“吃苦受罪”都不行。
某天夜里,邱玉莹临时起来上厕所,恰巧就听到自己的亲娘居然跟亲爹商量:“要不就把招娣卖了吧,换两斤地瓜也是好的啊。”
“卖她?一个五六岁的丫头片子?这样的孩子到处都有,人家谁愿意买?”
“实在不行,就、就把她跟隔壁村田老憨家的大丫换了——”
“……也行。到底是自己养了几年的孩子,多少有些下不去手!”
邱玉莹听到这里,心都快跳出嗓子眼儿了。
便宜爹娘说的都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拿她去换田家的大女儿?
易子而食!
这么个不带半点血腥,却让人毛骨悚然的成语,瞬间砸入邱玉莹的大脑,惊得她几乎魂飞魄散。
不行,她不能在留在这对畜生不如的父母身边了。
说不定哪天她就会被他们拿去换了别人家的孩子,然后、然后被别人家杀了吃肉!
邱玉莹找出自己藏好的玉佩,又偷了奶奶藏起来的一块地瓜,就偷偷逃走了。
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独自逃荒,其中所经历的艰辛自不必说。
但邱玉莹胜在有个成年人的灵魂,拥有后世的诸多知识,虽然艰难,却真的活了下来。
她遵循着书中的记忆,一路摸索到了河阴县。
就在这里,一个名叫“盛源当铺”的地方,女主遇到了生命中第二个贵人。
但,这段剧情在小说中只是简略的提了提。
邱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