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是放在以往的话,面对十万鞑靼铁骑,明军将领不敢说心生恐惧吧,至少没有几个敢主动与之一战。
似现在一般闻战而喜,怕是也只有太祖、成祖时期的大明将领与士卒才有这般的心气与信心。
别看楚毅精力都放在了对付巴尔斯博罗特一部鞑靼人大军身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楚毅就不清楚大同、宣府一线的情报了。
锦衣卫、东厂的情报可以说是一日一报,源源不断的将大同、宣府一线杨一清同达延汗之间的交战情报传来。
达延汗不愧是带领鞑靼人压下瓦剌的强人,十万铁骑在手愣是压制的边镇数十万大军难以动弹。
杨一清一身的军事才华却是不差,否则的话也不可能几任三边总督,楚毅也不可能会将边镇交给杨一清镇守。
杨一清也不负所望,整合边镇十几万大军,再加上京营十万大军,可以说二十多万大军死死的拦下达延汗,其他不说,单单是这一份能力就非是一般人可比,怕是朝中文武之中,在军事方面,能够与之相媲美者也就只有王阳明了。
不要看达延汗只有十万兵马,而杨一清却有二十多万人在手,要知道杨一清所要负责的防线可不止一两座城池那么简单,而是横跨数盛之地,涉及九边几十个大小城池。
鞑靼人可以随意选择一座边镇城池做为突破口,集中力量攻打,可是杨一清却无法做到集中手中所有人马攻击一点,甚至连集中大军同鞑靼人决战都不现实。
可能防守一座城池的数千人马就要面对上万鞑靼人的冲击,所以说杨一清能够在达延汗十万铁骑的虎视眈眈之下稳住边镇防御,足可见杨一清之能力了。
大厅之中,程向武做为军中地位最高的几人之一,看着楚毅恭敬道:“还请大总管下令,末将等愿北上迎战达延汗,为我大明,除一心腹大患。”
随着程向武开口请战,卢大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