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男工,还有一部分女工,这些女工是机械表芯厂房的员工,女人手巧心细,最适合做这种细致琐碎的工作,而且工资并不比男工低,只是女工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七岁,大部分是初中学历,当然也有小学学历的,毕竟只是流水线工作,对学历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认字就行。
现在厂里的女工不算多,只有三十几个,主要是手表定位为奢侈品,每年产量不需要太多,几万块也就够了,真正的大头还是限量款和定制款,但这些就不是普通女工能完成的了,需要真正的大师傅。
一步步来,不急。
马小龙在机械表芯厂房转了一圈,就走了出去。
这些女工太不像话了,看到他这个美少年就光顾着看他,忘了干活。
扣工资,扣工资。
在厂房转了一圈,马小龙去食堂看了看。按照刚开始的设计图,基地内会有十几个大食堂,但眼下就只有给厂房工人提供三餐的一个食堂。
食堂的早中晚三餐各不相同,但种类很丰富,每餐给工人五块钱伙食补贴,不但能让工人吃得饱,还能吃得好。
男工还好,体力消耗大,吃的也多,五块钱差不多都进了自己肚子,但女工没那么大胃口,补贴根本用不完,但每顿五块钱必须花完,于是女工们习惯自己吃不完,打包带回家给家人吃,倒是让家人饱了口福,并引来了街坊邻居的羡慕。
现在,能进基地工作的人,都是被当地百姓羡慕的对象,甚至有不少媒婆乐意为他们牵线搭桥,介绍对象,因为成功率很高,能提升媒婆在当地的名气,这对她们以后吃介绍费有百利而无一害。
不知不觉间,马小龙改变了许多人和家庭的命运。
工地上,只有一小部分建筑物的地基打好了,绝大部分建筑物的地基还没弄。
基地面积实在是太大了,堪比一个县城大小,现在十几个建筑队干的活儿基本就是在一片废墟上建立新的家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