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中心,开发程度远远高于蜀、吴所在的南方。
只不过因为汉末战乱时,北方大量人口逃到了益州、荆州、江东等地,导致这些地方人口短暂的剧增。
但天下态势逐渐稳定住之后,尤其是在曹操一统北方后(207年),北方的人口便不再往南流失,百姓开始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安定的北方同时又对陷入动乱的南方形成了人口反吸。
从208年开始,南方诸州(荆州、扬州、益州)开始陷入了长达十多年的战乱,那些没有死于战乱的百姓们,开始逐渐往安定的北方迁移。
因此,三足鼎立之初,尽管曹魏有些优势,其优势却没有大到不可逆转的程度。
然而,随着三足鼎立局面的稳定,率先十多年进入安定期,并拥有大量人口基数的魏国,先发优势开始显现出来。
随着时间推移,南北双方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原本,蜀吴和魏若是按照同样的人口增速增长,体量更大的魏国增长总量自然就更多。时间越长,差距就会更大。
何况,魏国还拥有先发十多年的优势。
要知道,黄初二年时(221年),蜀国和吴国还在荆州内耗,打得你死我活,这场耗时半年多的战争,死亡之巨、耗费之巨,难以计数。
而此时北方早已在十四年前就已经安定下来,进入平稳增长期。
此消彼长,魏国的优势再一次拉大。
所以,到了三国后期,蜀魏双方的差距已经大到了一个很夸张的程度。
魏灭蜀前(263年),曹魏的户数长到144.5万户,人口约为920万,比黄初二年(103万户、682万人口)增长了40%。
这几乎相当于增长了一个221年时吴国的体量,或221年时两个蜀国的体量。
而此时的蜀国在册人口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