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桌子上。
啪的一声,让韩度心头为之一跳,不解的看向方孝孺。
只见方孝孺神色当中带着冷笑,恨恨的问道:“怎么?韩兄以为人少,是在责怪小弟没有把学子教好么?我说的这三十多个,那可是能够有把握中进士的。韩兄若是还嫌少,那恕小弟无能为力,韩兄还是另请高明吧。”
见方孝孺生气,韩度自然顿住话不说。等到见方孝孺怒气收敛了一些,才试着问道:“方兄误会,我从来没有怀疑方兄水准的意思。”
顿了顿,迟疑着问道:“只是,这三十多个真的不少吗?方兄,我可是听说国子监每次春闱,都有一百多人能够考中进士的。甚至多的时候,还能够达到二百出头。”
方孝孺没有丝毫隐瞒,坦然的点头说道:“没错,每科取进士三百人,国子监几乎要占到一半,甚至一般以上。但是难道韩兄不知道国子监里的都是些什么人?国子监每年招收一次,每次三百人,这三年下来就是九百人。九百人参加春闱,也只能够有一百多人考中进士。
而且这九百人都是什么人?这可都是天下各布政使司、各府、各县,数千学子里面挑选出来的最拔尖的一群人。
咱们书院召的都是什么?都是考不上国子监的人,才会选择到咱们书院来。那些能够考上国子监的,根本就对书院不屑一顾。
现在,你还认为咱们能够有三十多个有希望考中进士,还算少吗?”
“少!”韩度脸色凝重的点头,不等方孝孺说话,便继续问道:“凭什么书院只能够招国子监不要的学子,咱们就不能够招更优秀的学子吗?”
方孝孺被气的一挥衣袖,不想和韩度说话,一个劲的埋头喝茶。
好在有韩景云出声和韩度解释:“大兄,也有考中了国子监不去,而选择来书院的,不过这种人毕竟太少。几乎都是他们真正喜欢数学物理这些,才会选择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