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想了想,有道理。
唐寅举报宁王谋反,宁王事败,宁王妃必死无疑。
但为了家国大义,他还是要牺牲宁王,牺牲红颜知己。
朱浩道:“我就怕,若是宁王谋反事败后,宁王妃一死,唐先生此生最后的牵挂就没了,他以后无法再留在王府为西宾。”
“不……不行啊。”
朱四急忙道,“我父王说了,如果我想成就大事,非要有唐先生辅佐不可。”
朱四非常信任朱浩,而朱浩说的故事又合情合理,一直塑造了一种“宁王妃就是唐寅精神支柱”的假象,朱四自然会相信朱浩的说法,宁王妃一死,唐寅心灰意冷之下会离开兴王府回家乡。
着急之下,他连朱祐杬临终遗言都脱口而出。
其实这话,不用朱四说,王府上下都知道。
朱祐杬临终托孤时,话都说得那么明显了,是个人都看得出来,朱祐杬指望唐寅把儿子带上皇位,但因为话没明说,别人就算心里揣着一千个明白,也要故意装糊涂。
朱浩道:“你也知道,这几年唐先生对于在王府做事有些倦怠,他既不想当官,也没有宏图大志,朝廷也不允许他再科举出仕……除了拿一点束脩外……你觉得以他的才华,是缺那点钱的人吗?”
朱四一脸懊恼:“应该不缺吧?他的画不是很值钱吗?”
这又是朱浩之前给他种下的思想开始萌芽,那就是唐寅留在王府,更多是报兴王的知遇之恩。
“当初唐先生为躲避宁王追捕,才跟我到安陆来,令尊对他有收留和器重之恩,如今令尊已去,宁王谋反若是也被平定的话,那他最后的顾虑也有了,宁王妃再一死,那他就彻底没了寄托……
“这几年他孤家寡人一个,王府几次要给他续弦他都没答应,这还不足以说明他心中只记挂那一个女人?”
朱浩继续用他的歪理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