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加厚窑帽口,减少热量流失,烧到第四天发现窑帽口里面的石灰石发白,搞不懂这个情况是好是坏,先记录好,等到了晚上发现窑帽口的石灰石呈暗红色,说明温度上来了。
秦怀道琢磨着石灰石必须烧透,温度必须保持一定时间,太短肯定不行,就好比炖骨头,想要炖烂除了保持温度,还得有时间,便让人继续用粘土加厚窑帽口,只留一个很小的口冒出火苗,方便观察里面情况。
窑帽口被封住,里面的高温就窜不出来,只能在窑里面停留,回旋,这么做也不知道对不对,但秦怀道发现温度控制在窑内,而且在提高,赶紧记录好。
观察片刻,担心温度达不到,石灰石无法彻底烧透,烧碎,开始加大火, 从窑帽口观察着里面变化,渐渐发现有些窑帽口里面的石灰石开始不均匀下沉,燃烧室里面火色发暗, 不够明亮, 像是温度不均匀。
秦怀道毫无经验,感觉要糟,温度如果不均匀,意味着有些烧透,有些没烧透,估计是窑帽口透气不均匀导致,与其半生半熟,干脆一锅焖,一发狠,让人帮忙封盖所有窑帽口,不给透气,将火闷压下去再说。
考虑到窑门口同样会漏温,连窑门也封住,确保温度封死,稳住,心里面做好了最坏打算,待在祠堂哪儿都不去,复盘这几天的烧制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记录好,准备回头再挖两口小窑试试,就不信了。
一天后,秦怀道也不清楚闷好没,打算看看,大家闻讯赶来围观,都想知道能不能烧制成功,秦怀道让人将所有窑帽口全部打开,窑门也打开,考虑到冷却太快可能不行,让大家将口子开小点,慢慢放。
窑内温度一千多度,慢慢放需要很久,秦怀道便让大家每隔一个时辰将窑帽口扩大一些,有序冷却。
一直到第二天一早,温度彻底冷却,大家再次聚集在窑口,秦怀道让大家拆窑,看到满窑的石灰,惊喜地上去抓起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