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吧,左里正不定要倒搭多少。
左里正的几位儿媳妇,即便是现在和白玉兰交好的大儿媳,那时候还没和白玉兰好上呢,也有点儿担心像那几位碎嘴婆子背后说的那样,怕被撇子家占便宜。
最憨厚的儿媳妇都如此,就更不用说另两位了。
才有点儿苗头,那一阵,另两位儿媳妇要是听谁敢传公爹和秀花的闲话,说公爹带秀花去看宅基地明明是事实,她们都感觉被膈应够呛,恨不得撕了背后嚼舌头的人。
一副急忙将秀花和公爹撇清不想被占便宜的模样。
但谁也没想到事情有反转。
慢慢的,随着左撇子家被偷,秀花被爆出有几百两私房银钱还有救急人参,左里正的大儿大儿媳和撇子玉兰关系也越处越近,朱兴德给左里正的孙儿安排进县衙,村里风向立马一转。
说般配啊,天造地设的一对。
那俩人别看岁数大,配合起来冒出的滋滋火花,不比年轻人少,大伙瞧着挺好。
到这时,左里正的儿子儿媳包括孙子们,就变成一副心态平和的样子了。
谁去左里正家串门,尤其是左家族人里的近亲问起,左里正的几位儿媳妇开始统一战线,问起就说:
“随公爹的意思。公爹哪日提了要迎秀花婶子进门,我们就去给办的妥妥的。爹这些年不容易,做儿女的,打心眼里啥也不图,爹身板硬实、心里高兴比啥不强。”
这时候左里正家的人,在村里见到秀花的态度也是离远就喊人,一口一句婶子,吃饭了没?没吃来家吃。
要是秀花来家里,寻左里正写个信或是商量事儿,都不用秀花催促,左里正的几位儿子儿媳,不管是谁见了都冲屋里喊:“爹啊,你快点儿,我婶子来啦。你别让我婶子久等。”
瞧瞧,这事儿就快要摆明面上了,甚至有时候皇帝不急,有点太监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