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人稀奇问了:村里借光不是应该罗家本村青柳村,和咱游寒村又有什么关系。
里正家的大儿子就说了一件曾亲眼见过的事。
先解释罗峻熙考的童生试,三年才举办两次。
然后说,就上一届的童生是那西头镇的。
也是这时节呗,收上粮去县里缴税。
那排的,老长的队伍了,见不到头。
那西头镇童生所在村的里正就能加塞,提村里那童生名字好使。
什么童生村、秀才村,举人老爷家的老宅村,咱县里就是没出过进士,要是出进士,算是看好啦,进士官老爷七大姑八大姨所在的村落都会跟着借光。
咱游寒村,包括附近的几个村哪有那出息人呀,就眼睁睁地看着人家提名号往前排。太眼气人。
而咱游寒村,为甚每次缴粮前,他爹作为里正要家家户户多收一些粮或是让家家出二吊钱,回头多退少补。那不就是为了排队嘛。
缴税去晚了不成,可是按规定那天去吧,当天甚至接下来连着好几日都排不上交粮。你想啊,县下面有多少镇多少村。都按规定去。
没办法,当日排不上,就面临着压粮的人要吃饭,要住店,还要交给咱存放粮食别被偷了的库银钱。要不然在县里停留,人家又没收,丢了算咱自己的。
当时听里正叔儿子讲解这一番的村民,有的就听懵了,问道:“咋听还是青柳村借光。你还没说,万一撇子家那文曲星考上,咱游寒村能有啥好处。”
里正的大儿子说:
“你别着急呀。就那西头镇加塞的里正,到了夜里和俺爹唠嗑才说漏嘴,说那位童生并不是他们村的,是那童生的老姑在那个村。那童生当时在他老姑家做客喝喜酒来着。
童生放榜那日,人家官差就找到那个村去啦。
然后咱这才知晓,咱县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