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儒家目前最火热的一个话题,然后就是关于匠人待遇的...您看这里...”
窦广国认真的解释,刘长轻轻点着头,看起来不是很在意。
“这是法家的。”
法家的报纸还是一如既往的简单,就是商谈一些新的律法,探讨其是否合理,是否能改进,然后就是说各地一些有代表性的桉件,大家各抒己见,这法家报都快变成法制报了。
墨家的报纸上是关于一些匠人的成果,鼓吹匠人地位的内容。
最后,窦广国拿起了黄老的报纸。
“您看,这是一个黄生的人的文章,他做出了个中空的琉璃,将其烧热后插进水里,发现琉璃管内的水上下移动...”
“这是另外一个人的文章,他将不同的物体用火点燃,计算出了不同物体在表面起火的耗费时日...”
“这个人详细的计算了人身上的骨头...”
“还有这个人,他做出了一个链式传动装置,他说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
刘长瞪圆了双眼。
对比其他学派的报纸,黄老的报纸简直...独特啊!这是发表各种发现和发明?他连着翻看了好几期的报纸,发现黄老最近的兴趣全部都放在了科研上,这劲头比墨家还要凶勐,只有少数时候才会想起他们是一个正规的治理国家的学派,谈一谈国家大事,其余时候都是一个劲的搞科研。
“黄老的变化居然这般大??”
窦广国笑着说道:“这都是因为太子的功劳啊。”
“不只是在科研领域,在其他方面,黄老也很支持庙堂,无论是开海,兴商,还是目前的扶工...他们都表现的很有激情,很乐意变革,跟儒家截然相反。”
窦广国轻轻抚摸着胡须,轻声说道:“唯独儒家,对庙堂的诸多政策很是不满,太学里的反对者,大多也是儒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