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吃一惊,因为窦广国沉默了太久,以至于刘恒都放弃了培养他来当自己左右手的想法。
刘恒惊讶的发现,自己这位亲戚居然真的能给出自己很多不错的建议,甚至比其他谋臣还要老道,就常常将他叫过来,让他为自己出谋划策,窦广国也没有辜负刘恒的厚望,先后为刘恒出了三策。
第一策是关于开海的,是窦广国请求刘恒出兵攻占这海上商路上重要的支点,在这里修建港口,一方面是供来往的商船休息,保护商船,保护海贸,一方面也是可以通过这些据点来加强吴国在海上的控制力,创造财富。
第二策是关于县学的,窦广国多次前往县学后,给出建议,请求刘恒将学子们分类,对那些成绩优秀,家境贫苦的孩子给与特殊保障,由当地来承担他们读书的费用,在他们完成学业后要前往吴国内相对贫苦的地方为吏。
第三策是关于官吏的,窦广国提议在对官吏进行升迁之前,将民间的风评与政绩结合进行考校,不能单以政绩来判断。
刘恒对这三策都是欣然接受,多次对左右说此子有国相之资。
后来更是真的想要上奏请他为相,但是窦夫人却为他拒绝了。
刘长很喜欢这个家伙,窦广国是个很谦逊的人,没有周昌等人那样的坏脾气,从来不会顶撞刘长,甚至对寻常的百姓,他都是客客气气的,而且脑子很灵活,自从他跟在刘长身边后,刘长都不怎么用脑子了,而且学问还非常的好,甚至有点浮丘伯的样子,能为自己进行翻译,这品性和能力都是极好的。
刘长坐在厚德殿内,窦广国和吕禄分别站在左右。
对这个忽然到来,得到了皇帝宠爱的家伙,吕禄心里还是有些不服气的。
他板着脸,并没有掩饰自己的不满。
明明是我先来的!
刘长懒洋洋的翻阅着面前的奏章,这些奏章说起来都没有太大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