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他这么做,也是因为近期盐铁之价愈发的高涨,百姓富裕,他们想得到的就更多...大王行仁政,最后获益的却是这些人,大王应当是要平衡各地的物价...利于民。”
冯奚没有说话,两人走进了内屋,冯奚想起了什么,俯身大拜,“多谢季公救命之恩。”
“不必如此,若不是您平日里的行为,我是不会前来的。”
“季公啊...您是否也觉得,大王做事有些狠厉?”
“对官员打压太过,这些绣衣,往返与各地,就连郡守,他们都不放在眼里,他们所经过的地方,官吏们颤颤巍巍,不敢言语...”
季布轻轻抚摸着胡须,刘长从齐国回来之后,便再次加强绣衣。
这个加强包括两个方面,从数量上加强,以及从权力上加强。
数量上不必多说,光是论权力,他们已经可以决定郡守这种级别的大官的生死了,这是何其可怕的权力啊。
这些绣衣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他们穿着华服,带着节仗,神出鬼没,各地往返,永远都在赶路,有些时候,他们出现在乡野,从不给百姓发放耕牛的里长,到抢占他人耕地的富户,都躲不开他们的惩治,有时,他们会出现在郡县之中,从办事不利的郡守,到贪赃枉法的县令...总之,他们的出现,让大汉的官吏们非常的不安。
大汉的官吏们是闲散惯了的。
高皇帝时期,官员的风气十分的宽松,想做什么做什么,在吕后废除了以言获罪之后,他们过的就更加舒心了。
直到刘长开始执政,官吏们便过上了苦日子,整天担惊受怕,深怕绣衣找上门来。
刘长时期,百姓社会氛围非常的宽松,随意的移动,随意的从事任何行业,进出都不需要传,税赋极低,徭役还有补贴,书肆可以读书,有事随时可以找绣衣...这是前所未有的一种宽松氛围,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