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他才18岁,学术生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造假以后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一聊就会露馅。
从数院和生物学院相关人士的采访来看,他是天才中的天才,天才能做出这种成绩,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再回到论文,我仔细读过论文后,发现论文更多的是设计了一种方法,能够人工合成内啡肽。
这需要的是灵光一闪,而不用平时的积累,从这个角度来看,也是合理的。在论文的最后编辑也说了该实验是能够复现的,只能说太牛了,大一就发表了nature。
最后聊一下人工合成内啡肽的意义所在,首先实验室实现人工合成内啡肽到大规模工业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内啡肽作为人体内会自然分泌的一种物质,能起到止痛的作用,说不定未来能大规模替代吗啡,或者是一种新型对人体更友好的镇痛剂。”
除了这个回答外,还有一个江城大学生物学院博士的回答:
“作为跟郑神共事过的同学,我只能说郑神是我见过的最天才的人物,不管是实验还是理论,都毫不逊色实验室的任何人。
特别是科学研究的嗅觉,其他实验组有做不出来的实验,去问他他总是能想到解决方案,好几次我们说要把他加到论文作者里面,郑神都拒绝了。
后来他发表nature后,我们才知道郑神是看不上我们发表的刊物。
只能说有的人的境界太高,超出了正常人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