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骇浪,陛下这是对卫国公起了猜疑之心?
事实上,在贾珩执虏酋返回之后,太上皇都祭祀了太庙,一时间整个大汉为大胜东虏欢声雷动,四海纷纷称颂崇平帝的文治武功。
这位天子心底也多少有些飘。
换你你也飘!
尤其中枢文臣上疏,动辄大汉军力已复,西北边患不过疥癣之疾的说法如洗脑广告一般,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天子。
因为曾经的西北,的确是诸如忠靖侯史鼎刷功劳的副本。
虽不至于:“天晴了、雨停了,我又觉得我行了”的心思,但还是觉得离了贾珩,大汉其实也能打赢西北之战。
否则,大汉兵事不能悉托一人的想法,又是从何而来?
这就是长期以来的制衡心态,促使着这位天子在心底动摇了贾珩在兵事上的唯一性,不可取代性。
这是正常的,总不能兵事都托付给一个人,那就是一条腿走路,长此以往,太阿倒持。
但归根到底还是防备,心存幻想。
崇平帝徐徐说道:“南安这次领兵过去,带着几万兵马,如果加上宁夏等边镇的兵马,应该能打上一场胜仗,倒是这金铉,不战而弃湟源,实在有损我大汉颜面,戴权,着内阁拟旨,下诏申斥。”
说到最后,这位天子声音冷厉了几分。
戴权连忙拱手称是,心思却有些复杂。
陛下究竟在想什么呢?是对卫国公有了猜疑之心?
崇平帝走到御案之后,重又拿起密疏,阅览起来。
子钰也是一片好心,只是江南之事关乎大汉中兴伟业,西北之乱既然换旁人也能料理,就没必要派子钰出征,因小失大。
就在这时,殿外一个内监进入暖阁,尖声细气温声说道:“陛下,皇后娘娘求见。”
崇平帝闻言,心头就有些诧异,抬眸看了一眼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