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侯史鼎倒是在贾珩平乱中原以后,及时调整过来心态,然后去了河南担任巡抚。
这么久的时间过去,尤其是贾珩封为卫国公以后,史鼐终于也有些坐不住。
史鼐的夫人梁氏笑道:“姑母,这几天京城都议论开了,都说珩哥儿是开国以来的头号的英雄豪杰,这才多大就立功封了公爵,将来灭了东虏,封了郡王都是有的。”
薛姨妈在一旁听着梁氏说话,闻听此言,白净面皮上见着一丝喜色。
现在整个京城都知晓珩哥儿这等少年国公了不得了,得亏她们薛家早下手一步。
贾母听着史鼐两口子的恭维之言,似乎笑得有些合不拢嘴,说道:“这些都看朝廷和宫里的恩典,我们呀,不好胡乱猜着。”
史鼐放下手中的茶盅,笑道:“三弟在河南和我说了,他到河南也有一年多的光景,河南这些年的情况明显比乱前好了许多,当初还要多亏了子玉举荐,三弟才能大展宏图,造福一方。”
“珩哥儿也是为国荐才,原是一片公心,既然鼎儿能有所作为,也不枉他一番举荐的心思了。”贾母笑了笑,替贾珩谦虚说道。
就在史鼐想要多恭维几句,忽而外间传来嬷嬷的声音。
“老太太,大爷来了。”
贾母闻言,面上顿时带着笑意,笑道:“珩哥儿来了,你们等会儿好好说说话,都是同殿为臣,又是亲戚亲里,不可生分了。”
史鼐起得身来,抬眸看向那从外间而来的青衫少年,迎上前去,唤道:“子玉。”
贾珩点了点头,打量了一眼史鼐,寒暄问道:“世伯一向可好?”
史鼐笑了笑,自我介绍道:“在京中的五军都督府忙着,一切都好。”
两人这般寒暄着说话。
看向言笑晏晏的两人,贾母心头大为满意,笑道:“珩哥儿,你们两个找个地方好好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