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煞气腾腾。
这支经历过中原大战、江南海战的京营,无疑在战力和纪律性上都得到了磨炼,在安静和沉默中给人以一种肃杀的氛围。
无疑很是具有压迫感。
这也是先前太原的王承胤诸将见到京营大军心头凛然之故,从行军队列的整齐以及士卒的冷漠神情都能看出来,如今的京营已不是过去那个军纪散漫的京营。
蒋子宁目光凝视向一众京营将校,心头不由一凛,身后的大同诸军将也面带震惊地看向京营骑军。
这数万骑军是整个大汉的精锐,是倾一国国力供养出的骑军,可以堪称明末的关宁铁骑。
而这方平行时空的大汉,自然没有这种地方军阀势力,当年的甲骑具装都在京营,如今得贾珩整饬,重新焕发出了一个百年帝国的神圣光彩。
大同镇军自然远远不及。
“我等见过节帅。”蒋子宁以及身后众将,纷纷朝着那马上的蟒服少年见礼。
贾珩作为征虏大将军,自然可以在马上受此一礼。
不过,当着一众边将的面,贾珩仍是翻身下马,将马缰绳扔给锦衣亲卫,按着腰间的宝剑,大步近前,搀扶着蒋子宁的胳膊。
“蒋将军快快请起。”贾珩朗声笑道。
蒋子宁就觉一股排山倒海的巨力自胳膊上传来,心头更是凛然。
传言永宁侯勇武过人,擅使大刀,先后生擒着高岳、多铎等寇枭虏王,如今果然是力大无穷。
在这个冷兵器时代,除非厮杀武技,力气是评价一个武将战力值的关键因素。
蒋子宁顺势而起,道:“大将军勇冠三军,今日一见,果然见面更胜闻名。”
贾珩道:“虚名而已,蒋将军为开国武侯之后,在大同镇戍十余载,劳苦功高。”
两人互相恭维而罢,然后大军迎入大同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