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红楼之挽天倾 > 第三百八十二章 重华宫,太上皇

第三百八十二章 重华宫,太上皇(4 / 7)

、将校任命、军需辎重直接插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决策效率,并将不通兵事的阁臣,排除在决策中枢之外。

军机大臣之下,设军机司员不定额,帮着协办军务。

而军机处全员兼差无品无级的特点,可任由崇平帝安插亲信,越级提拔,直接参与边务决策。

此举无疑是对内阁决策机制的“粗暴践踏”和“恣意破坏”,加强了君主集权。

议完军机之后,贾珩逐条回应了崇平帝对《平虏策》细节的询问。

崇平帝手里拿着那封《平虏策》,面色仍有些意犹未尽,问道:“子钰,你所进献这份儿表疏,当以那些为首要急务?”

贾珩道:“圣上,此十条虽可并行不悖,但也有轻重缓急,如论最为首要,当在钱粮、吏治、军务三者,此亦为圣上与微臣夙夜所谋,圣上不必太过忧虑,只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以中国之人力物力,时间在我。”

崇平帝品着贾珩所言,道:“子钰所言甚是。”

可以说,这位天子之所以兴奋,并不是说贾珩某一条写的多么好,天子自己想不到,而是全面、系统、协调。

这是一个战略家,指出了系统完备的强国之策。

并有力地论证了东虏是可以战胜的。

甚至哪怕是崇平帝在做的,比如决意刷新吏治、整顿京营,平时还不觉,但一放进《平虏策》的体系框架中,就觉得融会贯通,打通了任督二脉,如水银泻地。

正如诸葛孔明的《隆中对》给刘备扫清了前方迷雾。

贾珩的《平虏策》的战略部分也如一柄利剑,给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落手的崇平帝,劈开了东虏势大的蔽野荆棘,并在战术部分给予崇平帝施策指导。

崇平帝平复了下心情,看向一旁的李瓒,道:“李卿,何时赴北?”

李瓒拱手道:“臣过了破五就走,边关局势,军情如火,臣恨不得背生双翅,急赴戎机。”

崇平帝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