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重生之我全都要 > 第83章 如爱因斯坦故事

第83章 如爱因斯坦故事(4 / 7)

的石墨。

不过,既然是二分法撕胶带,每撕一次厚度减半,所以小学生都算得出来,撕十次厚度就能降低到二的十次方分之一,也就是千分之一左右。

最多二十次,其实石墨烯就出来了。只是很多薄的部位撕到后来就没有石墨黏连了,能观测到的面积也越撕越小。

这些都是小问题,顾辙一开始选料的时候就选得很不错,最后用扫描电镜严密验证,确保自己的数据绝无问题。

如果是历史上的安德烈海姆等人,那么观测到这个结果的时候就已经很热切地抢着发论文了。

但顾辙有备而来,他当然要做的更多、更扎实。

所以哪怕五月下旬就已经撕胶带撕完了,他还是把自己的发现偷偷保密憋了四十天之久。

这四十天里,他分两个阶段,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是撰写“如果这个世界存在单层原子/分子厚度的二维材料,对目前的物理学底层理论有什么影响、会推翻哪些固有认知、发现什么新的物理特性”。

第二么,就是做了一点产业界方面的尝试,试图证明石墨烯这种材料并不是偶然撕出来才能得到的,是可以通过科学方法量产的。

而他选择的科学方法,毫无疑问正是顾辙之前已经有了近一年积累的“电离膜沉积法”。

他发现,用传统的膜沉积设备,只要在特定的温度、压强和其他苛刻环境指标条件下,

再配合上气相沉积环境的气体除杂、确保反应气体环境内只有甲烷气体和另外两种专门的保护气、催化气。

然后,把这种甲烷喷到表面产生电离铜的特殊膜材料上。甲烷遇到铜离子后,就会被置换出氢离子、然后甲烷中的碳原子失去氢后,刚好可以形成单层原子厚度的石墨烯、吸附在电离膜的表面。

也就是说,从撕胶带、到物理理论分析、再到初代制备工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