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显然是没有“数学”这个技能的。
不!他就压根儿没这个天赋!
这玩意儿太吃天赋,根本就不是半路出家能出成绩的。
就算孟浪想从零开始,投入几十个弟兄,都不见得能比得上一个在校博导。
投入和产出完全不成正比。
于是……自己就把这个难题从2035年丢回了2018年?
他不是让自己研究,而是让自己将这个难题公开出去,借助2018年的数学家们来攻克难关……
“我从2018年开始搞的开源项目在2035年遇到了一个无法突破的难题,然后把它丢回了2018年,于是我从2018年继续搞……
这有什么意义吗?”
孟浪一时间没绕过弯来。
不过仔细琢磨了一会儿,渐渐反应过来。
对啊!谁说自己只能给自己发送已经成熟的超前科技?
未来遇到的难题,提前拿到现在进行攻关,等于提前意识到问题并开始着手解决。
变向增加了17年的研发时间!
这是另类的“单线程”变“多线程”,研发效率要起飞的节奏啊!
能够提前预知科研瓶颈的“研发项目经理”,谁不想要?
再一次,论逆向思维的重要性!
孟浪仔细琢磨这种另类的无限套娃,越是琢磨越觉得可挖掘潜力极大。
2035年困扰数学界的难题,在2018年说不定就有人灵光一闪,就给解出来了呢?
人或许还是同一批人,但他年龄和思维方式不一样啊!
要是下一个17年还是搞不定,那就接着丢回来继续搞!
说不定就量变引起质变了呢?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它也可以踩着不同的韵脚……
又反复看了好几遍,孟浪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