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中间数百人俱都静立其中,没发发丝毫动响,一水的明光凯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极为耀眼。
东边点的都是郡兵打扮,应该本地调集而来的,队形颇有些散乱。
而西边的就要矛盾得多了,那些人也都散发着凶戾之气,但穿的却像是山中土匪一般,队形极为散乱。
守山弟子不知这些人是何来路,早已分出一人上山禀报,余者便极为紧张的注视着越来越近的队伍。
见到中间最大的一面旗子上挂着一个大大的“乾”,净居寺的守山弟子顿时便知道,这是朝廷的人!
朝廷要下手了?
直接就奔他们天台宗祖庭而来?
胡思乱想间,净居寺主持文纲快步从寺中下来。
正好下面的队伍也于山脚停下,徐子陵和杜伏威夹马而出。
“阿弥陀佛~不知两位大人此为何意?”文纲双手合什,迎了上去。
徐子陵看着这老和尚也不说话,旁边的杜伏威大手一挥,西边那群好似山匪的队伍中便出来个大汉,手上还拖着一人。
便见杜伏威说道:“此人可是出自净居寺?”
随着他的话,两大汉提起手中软如面条的人,将其头脸抬向文纲。
“阿弥陀佛”文纲手中的念珠顿了下,而后似若未觉的唱了声佛号,“贫僧并不识得此人,不知这人是......”
“哼!”杜伏威冷哼一声,炸得文纲身后的一众弟子东倒西歪,“经查,此人姓朱名锦,曾是前隋的通缉要犯,后于净居寺出家避祸,法号觉醒。”
“大业十二年六月,大乾国师于净居寺挑战智慧,其后朱锦不知所踪,前番却在弋阳兴风作浪,暗集兵甲。”
说到这,杜伏威身子微倾,盯着文纲一字一顿的说道:“老和尚,可还有话说?”
“阿弥陀佛~”文纲眉眼低垂,木无表情,“杜施主也曾贵为楚王,当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道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