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清恍然大悟,竖起大拇指道:“谈老,高见,高见!”
******
七月,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月份,这一个月发生的很多事情,对华夏医疗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月30日,在内镜世界杯结束仅仅半个月后,《十六省医疗器械集中带量采购文件》正式发布。
以粤省为首的全国16个省,自治区,兵团,共同组成的省际联盟,将代表所在地区医疗机构对超声刀设备及刀头开展省级集中带量采购。
主要目的是为了配合微创手术,将先进的超声刀设备推进到市县级医院,从而让老百姓受益。
这是一个周期为3年的采购合同,每年续签一次,量大,管饱,但价格是决定性的,一定要让金主爸爸满意。
整个华夏超声刀市场下一个三年的销售额,就取决于这次采购结果了。
消息一传出,整个器械行业都震动了。
看着这天价的采购量,许多器械厂都捶胸顿足,悔恨自己为什么没有超声刀业务。
有超声刀产品的厂家,则是暗暗窃喜,纷纷摩拳擦掌,觉得自己肯定能分上一杯羹。
唯一不高兴的恐怕只有强生等一众外资器械巨头了。
他们一看到这再次出击的16省联盟,就知道,超声刀的大杀价开始了。
这场集采的主题非常简单明了,人人见而知之。
降价,降价,还是降价!
大体量意味着更大的议价权,以16省联盟的体量,价格厮杀在所难免。
往年他们靠着国产与进口的品质差距,还能拉开价格差,湖弄一下大金主。
今年,日子可就没那么好过了。
尤其是在三清进入招标名单后,势必成为国产最锋利的那把刀,狠狠朝着器械巨头们噼下,不杀出个血流成河,决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