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报社多年,深知这种事情有风险,万一周洋是在诬陷《科技时报》,那他作为撰稿人,就惨了。
把周洋也拉进来,就算是给他两个胆子,他也不敢胡乱诬陷。
周洋对自己判断很有信心,闻言顿时乐了:“稿费?全给我?有多少?”
刘华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道:“一般一篇文章是二十块,不过咱们这次撰写的可是重大新闻,报社里肯定还会有特别奖励,再怎么着,也有五十块钱。”
“二十块,五十块,那就是七十块!全给我?”
“对,全给你!”
周洋似乎已经把七十块全揣进了兜里,重重的拍了拍刘华的肩膀:“你放心,我明天就把稿子交给你。”
说话间,他似乎想起了什么,迟疑了片刻道:“这种坚持正义的稿件,你们报社有胆量发吗?”
“你放心吧,报社的主编这几天住院了,我现在兼着主编的职务。”刘华道。
《东方社区报》只有是个正式的员工,正式的记者只有三人,刘华算是其中文笔比较好的。
他现在已经开始期待文章尽快刊登出去,那样他就能功成名就,跳槽到一家大型报社。
“那就行,你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
周洋回到家,便开始撰写稿件。
他拿着笔,突然发现自己对兰花电视机厂和兰花电视机都知之甚少。
所有的资料都来自于刘同建的那篇文章。
不过,这倒是难不倒周洋,资料不够,臆想来凑啊。
反正兰花电视机厂的显像管不可能比国外更先进。
至于其中的原因,他身为无线电专业的学生,自然懂得许多晦涩高深的知识。
反正那些读者都比较笨,也看不懂文章,只要知道《科技时报》弄虚作假就够了。
只花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