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埋葬大清 > 第二百章 竟有等好事!

第二百章 竟有等好事!(2 / 6)

得不采用分封制,因为藩王跟皇室有血亲,就算出了乱子,那也是肉烂在了锅里。

比如说大汉时期的藩王有楚、吴、燕、齐、韩、鲁等等,大明的藩王则有秦、晋、周、楚、齐、鲁、赵、代、辽、宁、谷、燕、韩、沈、安等等。

大汉时期的藩王封地,大多都是六国之地,大明的藩王封地,也大多都是两宋时期丢掉的地方,有些地方甚至丢掉了四百多年,差了整整十几代人——七十来年的时间,四代人左右,就有很多人好了伤疤忘了疼,十几代人,会是个什么样子?

真当刘邦和朱元璋手下的那些能够在史书上留名的文武大臣都是蠢蛋,看不到分封制的危害?

别搞笑了,真当人家史书留名的还没网上留言的聪明啊?

事实上,这些文武大臣们不仅看到了分封制的危害,也看到了分封制的好处——

藩王的财政收入都来自于自己的封地,为了自己的统治以及生活水平,他们要花本钱治理地方,这样儿不仅能快速收拢当地的人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朝廷的压力。

关键是能够快速应对地方上的问题和叛乱。

至于说刘野猪跟朱老四为什么要削藩……那是因为统治已经大致稳定了下来,藩王分封制已经没什么用处了。

这就跟擦完了屁股的纸差不多,该扔就得扔。

至于不考虑当时的历史环境,不看看汉、明藩王的封地都是些什么地方,上来就指责刘邦和朱元璋开历史的倒车,这种人要么就是单纯的没脑子,要么就是居心不良。

比如说兰芳,兰芳那里的地盘上,就特别适合用分封制,而朱劲松之所以不用分封制的原因也很搞笑——朱劲松现在还没有儿子,两个兄弟又都有用处,一时半会儿的不可能把他们分封出去。

外藩制度同样也不行。

比如说,把永历皇帝交给吴三桂的,是大明的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