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远远跟不上消耗的速度,成员是越派越少,送回来的情报也越来越少。
还想要搞清楚朱逆心中是怎么想的?
简直,简直就是彼其娘之啊~!
……
朱劲松其实也没怎么想,只是感觉比较好笑。
建奴的那些包衣奴才们一向喜欢往死里吹捧钱聋老狗,其中有一条就是大明闹了两百多年的倭患,而大清却没有倭患。
有一说一,这是事实,因为大明确实有倭患,而大清没有倭患。
但是,没有倭患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大清有多么牛逼,而是因为此时的倭国正在德川幕府的带领下闭关锁国,关起门来过人家自己的小日子。
再说了,之所以闹倭寇,是因为有利可图,而大清玩了命的搞迁界禁海,那倭寇来到海边之后连个鬼影都看不到,最后不得不含着眼泪空手而归,人家还闹个毛的倭寇啊!
当然,包衣嘛,选择性的眼瞎才是正常的。
但是朱劲松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钱聋老狗居然会去干倭奴,更没有想到,钱聋老狗连倭奴都没干过。
倭奴甚至还想反艹钱聋老狗一波。
然后,朱劲松就把五军都督府的一众扛把子们召集到了一起,开始推演矮矬子跟建虏之间的战争。
【讲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www.mimiread.com安卓苹果均可。】
首先,矮矬子们占据了海上优势,随时都有可能会对大清发起进攻,最大的可能就选择在秋收之时。
选择秋收之时发动战争,不仅能打大清和朝鲜一个措手不及,也同样方便倭奴的军队就地补给。
其次,大清和朝鲜有本土作战的优势,无论是兵员还是补给都很方便,而矮矬子们属于跨海远征,多少都会受到天气以及海洋方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