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华最先拿起来的是成东青的剧本。
成东青,农村出身的土鳖,两次高考落榜,眼看就要屈服于当农民的命运,他最后一搏,搏命背下整本英文指点,从明眸变成近视,第三次考试考上北大。
八十年代,正是出国热的时候,知识分子都想往外跑,他也不例外。
不过签证没过,只能延续失败的命运,眼看两个好友完成出国梦,他失望透顶,只有留在燕大教书,却因为在外私自办补习班被学校开除……
妥妥的新东方老总剧本!
不过电影终归是电影,有艺术加工,事实上当年新东方老总的命运科比在成东青要曲折得多。
看完成东青,袁华又看孟晓骏,看了没几页他就知道自己不适合这个角色。
富家子弟,留着长发,精英知识分子,穿喇叭裤,觉得自己是最优秀那個。
这不是他的风格。
演员演技再好,也得选对角色,最基本一关就是外形,看着剧本上的描述,袁华已经能想象出孟晓骏的形象了。
最后一个,王阳。
八十年代的浪漫派,样子英俊,热爱文学,一生的梦想是当个诗人,但在斯文的外表下有一颗很强的自尊心。
出国前他以为自己能过得很好,然后并不好,到了国外失业,被人瞧不起,最后只能端盘子洗碗,因为是最低等的服务员,小费都没有。
三个剧本,袁华觉得不错的也就王阳和成东青,当然,最好的还是成东青,这个人物的内心比较复杂,情绪也多,要比另外两个好上一筹。
心里有了主意,袁华给陈可欣打电话。
“陈导,剧本我看了,我想演成东青。”
沉默几秒,那边失笑道:“你们眼光倒是毒,小明和大围也想演成东青。”
“是吗。”
对这个结果,袁华并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