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特种兵纯属运气好,男主演需要年轻人担任,不然他未必有戏。
退一万步,就算公司全力捧他,哪儿来的这么多好剧?
别看国内影视剧多,每年爆火的就那么几部,一只手都数得过来,主角人家是内部消化,或者请一线明星,袁华优势不大。
大学生电影节之行,看到那些大学生自己写剧本当导演,袁华筹备剧的决心更加迫切。
还没出学校门的学生都敢拍,他为什么不敢?
思来想去,他决定把人在囧途搬出来,这部戏前世是保强和徐光头演的,投资不多,七八百万,票房很可观,接近四千万。
当然,袁华还是很有逼数的,这么多年过去,很多台词早就不记得了,只是对故事情节有些许记忆,所以需要编剧帮忙。
他把握大方向,提供故事梗概和人物,让编剧填充细节。
站在巨人肩膀人二次创作,他有信心做的不比原版差。
唯一欠缺的可能就是资金来源,哪怕不是专业的,袁华也知道拍电影烧钱,机器一开花钱如流水,一天十几万就出去了。
他的存款不多,未必够。
两天后,杨思唯找的编剧到魔都,一共六个,安排在四星级酒店,袁华日夜磨稿看稿,力求最大还原。
二十天后,剧本出来。
六个编剧睡了一天一夜后才缓过来,让袁华赶紧结账,发誓以后都不接他的活。
袁华快马加鞭,一边把剧本送去光电总局审核,一边带着复印件去燕京找夏洛。
他预算过了,至少要一千五百万才能拍下来,多出来的主要是用在宣传和请大咖。
“华子,稀客啊,没想到你能来看我。”
夏洛公司,见面后夏洛很热情。
他现在自己开公司赚钱,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收入比以前多多了。